违规生产监管不易 品种繁多鉴别复杂
采购南北干货食品,是新春佳节前许多家庭准备年货的“重头戏”。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违规的添加剂、漂白剂、鲜亮剂等有害化学品在南北干货上使用的现象,致使消费者的投诉率一直居高不下。春节临近,记者日前就南北干货市场的现状,采访了这方面的专家上海市南北干货行业协会专业委员会主任郑寿峰。
范围广泛 监管不易
南北干货食品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干果类、干菜类、干制食用菌、干制水产品和蜜饯炒货等农渔干货产品。
据郑主任介绍,南北货存在于群众生活中至少有几千年的历史,是民间食品长久保存理念下的产物。鲜活的农渔产品,经过干燥手段,微量元素得以转换,其营养更丰富,味道更鲜美,且具有药食同补,保健效果显著的特点。
但是,我国的农渔产品,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其种植、捕获基本上仍呈个体化、分散化的状态,加工以家庭作坊式为主,流通环节多而且乱,产品难以追溯,这些都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品种繁多 鉴别复杂
南北货范围太广,同一食品产地多,品种多,等级多,鉴别尤其难。光是枣子,就有许多名堂,其大类可分为鲜枣、红枣、黑枣和蜜枣等。根据红枣的形状和产地,又有小枣和大枣之分。产于河北沧州、唐山以及北京郊区的小枣,枣粒圆壮,肉紧皮薄,色红纹路浅,核小甜糯。大枣产地主要在山东,而以河南省的灵宝大枣质量最好。黑枣是用鲜大枣经水煮,火熏而成,皮色乌黑又略显紫红,细线纹并有光泽者为上品。蜜枣则以徽州产的最好。
南北货中,与红枣同样受到消费者青睐的还有黑木耳。但黑木耳的品质差异也很大。据了解,黑木耳不仅有野生的、人工培植的、菌袋生长的品质差异,还有秋冬季节与春夏季节生长的质量差异。就是野生的,长在什么树上,其营养成分也各不相同,产于椴木的,就优于产于榉木的。应该说,生长于长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的松甸黑木耳,是黑木耳中的精品,其生态环境好,无污染,无虫害,色泽黑亮,肉质肥厚,软而滑爽。市场上黑木耳分粗与细两大类。好的黑木耳色泽黑亮,朵大,身干,体轻,无碎屑杂质,无小耳卷耳,无僵块霉斑。普通黑木耳,产地价每斤仅25元左右,优质的收购价可达每斤上百元。
建立平台 走出窘境
因为南北货存在“监管难”和“鉴别难”,加上南北货有返潮、变色、发酵、油脂氧化酸败和发霉生虫的弱点,一些不良商贩往往会在当年新货中掺入陈年旧货,欺骗消费者,故郑主任建议大家买南北干货要选知名品牌产品,也可在购买前拨打热线4009209988了解相关知识。
对我国南北干货如何摆脱“监管难”和“鉴别难”的两难窘境,郑主任称这是一个南北货市场须深化改革的实际问题。他认为,最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南北货产、销、服务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整合全国农渔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和规模化生产基地的资源优势,建立起行业统一的质量标准,规范行业运营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使南北货产、销、服务面对面,透明化。如此,市场有序化了,良性化了,广大消费者就能买得称心,吃得放心了。